1. 48V電源系統介紹

目前國內汽車產業對於整車低壓48V電源系統有很大的熱情, 48V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在過去幾年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有使用48V作為輔助電源,以下我們對整車12V及48V電源系統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Feb . 2025
分享至
目前國內汽車產業對於整車低壓48V電源系統有很大的熱情, 48V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在過去幾年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有使用48V作為輔助電源,以下我們對整車12V及48V電源系統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傳統燃油車以12V作為主要的低壓電源系統,為了降低碳排放,在原來12V系統上增加了一套48V電源系統驅動電機,提供輔助的動力輸出,就是我們的輕混車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純電車也以12V作為主要的電源系統,但隨著整車功能越來越豐富,有些純電車增加了一套單獨的48V電源系統,給一些大功率的負載(例如電子防傾桿,主動懸吊等)提供電能。這些功能大大提升了終端用戶的使用體驗,但也帶來了整車系統成本的上升。
隨著整車功能越來越複雜,電壓系統的功率需求越來越大,為了降低高功率低壓系統的成本,一些主機廠提出了整車低壓系統從12V升級到48V。但是目前由於48V的供應鏈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必須保留一部分的12V系統,目前國內主機廠主要研究的是12V和48V混合的電源架構。
48V電源系統相比於12V系統電壓上升了4倍,根據簡單的P=UI公式,對於相同功率的應用電流將變成原來的1/4。整車工作電流的降低為整車帶來許多收益,以下內容將從電流減小後帶來的收益進行討論。整車成本的變化是一個系統性的議題,本文只是從48V系統產生的效益面向進行分析,整車採用48V後還存在著許多挑戰,並不能從本文評估出48V系統的整車成本的變化。
整車的線束線徑是根據其通過的電流來決定的,電流越大需要使用越粗的線束。以1kW應用為例進行分析,12V系統線束上會流過83.3A的電流,需要大約10mm2的線束;48V系統線束上流過20.8A的電流即可,對應需要大約1.5mm2的線束。因為使用了較細的線束,線束成本將會大大減少。我們以銅價來簡單估算一下10公尺線束的成本變化:
按照0.075元/克銅價估計,48V相對於12V來說10米線束將節省85%(57.15元)的成本。
若考慮整車最小線徑的限制,透過計算整車不同功率的線束長度,即可估算出整車改為48V後所有線束所節省的成本。
CLTC(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續航里程測試標準的平均車速為28.96km/h,假如某車的CLTC續航里程為700km,整個CLTC續航里程的測試時間為24小時,那麼車輛行駛時的功率損耗每減少41W(1kWh/24h),則可將相同的功率降低整車電池續航里程。降低整車的電力損耗不僅可以簡化熱設計,減少碳排放,增加續航里程,還可以降低整車動力電池成本。
48V系統可以降低整車功率損耗也主要是因為電流的明顯減少。還是以1kW應用為例,對10公尺線束上的功率損耗進行分析:
1kW應用的10公尺線束,線上的功率損耗可以降低56%(減少71W),對應的動力電池可以減少1.73度。如果48V使用較粗的線束,雖然會增加一些線束成本,但是可以增加續航里程或減少動力電池成本。具體如何平衡線束成本和功率損耗,需要做更詳細的數據評估。
除了減少線束上的功率損耗,整車所有用電設備的功率損耗都會隨著電流的減少而有明顯的降低(P=I2R),包括MOSFET,DCDC,高邊開關等等。
從12V系統改為48V系統,所有和48V相關的半導體裝置耐壓都要增加,半導體裝置的設計和製造流程都要升級,無疑會帶來一部分的成本上升。但對於通過較大電流的功率元件(75W以上),相同功率條件下根據P=I2R,電流減少為原來1/4,那麼可以選擇原來16倍Rdson的半導體元件。
還是以1kW應用舉例,假如12V應用中選擇Rdson低於0.15mΩ的MOSFET,那麼48V同功率應用可以選擇Rdson低於2.4mΩ的MOSFET。功率元件的選擇更多,對於更大功率的應用也不需要MOSFET並聯,簡化了系統的設計複雜度。如果48V系統設計中選擇更低Rdson的功率元件來減少半導體裝置上的功率損耗,不僅可以增加續航里程還可以減少熱設計的複雜度。
功率越高汽車用電設備的熱設計越複雜。 48V系統的電流減少後,對應用電設備的熱功率也變得更低,使得整車的熱設計變得更容易。原來12V大功率的用電設備必須使用金屬熱沉甚至水冷,改用48V系統後可以使用普通的塑膠外殼。不僅減少了功率損耗,節省了材料成本,還可以降低整輛車的重量。
超過100A的大電流接插件成本很高,甚至無法找到合適的接插件,對於12V系統中超過1kW的應用需要特殊的接插件和線束支持,如果改為48V系統,原來100A的電流降低為25A,接插件的成本會更低,同時接插件的可選擇性會多。當然也要考慮48V接插件需要提高耐電化學腐蝕的特性,以防止電弧等新的特性要求。但是整體來說48V使得大功率的接插件選型更容易。
線束,接插件和散熱片的設計和使用都會影響整車重量,而這些零件的選型和設計與其流過的電流有直接相關。隨著48V系統的電流減少,整車的重量會有比較明顯的降低。相關研究表明,新能源車每減少100Kg重量,續航里程可提升10%-11%,還可以減少20%的電池成本以及20%的日常損耗成本。現在的電動車車重越來越大,整車輕量化同時可以簡化很多線控底盤功能(轉向,制動,懸吊)的開發,由此可見整車輕量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由前面線束的分析可以看出,48V電源系統可以使用更細的線束,這意味著整車線束品質會有比較明顯的降低。 1kW應用的10米線束,銅線的重量從896g降低到134g,重量減輕了85%。
汽車的功能越來越多,有些新功能的功率需求很大。對於大於1kW的應用,需要特殊的線束,接插件和散熱設計,甚至更大的功率根本無法實現。只有提高系統電壓,才可以支援更多的功能,同時大幅降低高功率系統的成本。隨著汽車品牌向上的需求,未來整車會需要更大的功率來增加車輛功能,提升品牌形象。
英飛凌針對48V的應用不僅在汽車產業,還在伺服器和通訊電源領域擁有多年的客戶應用經驗,同時累積了豐富的48V半導體元件。隨著整車功能的增加尤其是線控底盤等技術的發展,低壓系統的輸出功率需求越來越大,48V電源系統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技術方向之一。英飛凌作為汽車行業領先的半導體廠商,不僅可以為48V應用提供電源芯片,高邊開關,Gate Driver,橋驅芯片和MOSFET等半導體元件,還可以為客戶提供48V智能配電,HV-48V DCDC,48V-12V DCDC,48V線控底盤控制器,48V熱管理控制器等系統級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英飛凌現有的48V半導體裝置和Demo板可以滿足目前大部分的48V應用需求,並且可以支援OEM和Tier1做快速評估。
但未來的48V仍面臨許多技術挑戰:48V電壓標準不完善限制了新的48V半導體裝置的開發,尤其耐壓的標準對半導體裝置影響很大,原有小功率執行器(水泵等)採用LIN通訊在48V平台上急需低成本平替方案,48V的電距離裝置不僅會影響PCB板的設計會影響PCB板的設計。從整車角度48V的電弧的偵測和抑制更加重要,同時12V和48V混合電源系統,任意一個單點失效不能使48V和12V短路,整車接地和走線也會變得更加複雜。未來英飛凌會針對這些挑戰開發更多的48V半導體元件,推動48V技術的發展。
本文作者:Jaylen Fu,Andre Mou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