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對於半導體功率元件來說,閘極電壓的取值對元件特性影響很大。 以前曾經聊過閘極負壓對裝置開關特性的影響,而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閘極正電壓器件對裝置的影響。 文章將會從導通損耗,開關損耗和短路性能來分別討論。
對於半導體功率元件來說,閘極電壓的取值對元件特性影響很大。 以前曾經聊過閘極負壓對裝置開關特性的影響,而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閘極正電壓器件對裝置的影響。 文章將會從導通損耗,開關損耗和短路性能來分別討論。
圖1a 25℃下IGBT典型 輸出特性曲線
圖1b 175℃下IGBT典型 輸出特性曲線
無論是MOSFET或IGBT,都是受閘極控制的裝置。 在相同電流的條件下,一般閘極電壓用得越高,導通損耗越小。 因為閘極電壓越高代表通道反型層強度越強,由閘極電壓而產生的通道阻抗越小,流過相同電流的壓力降就越低。 不過元件導通損耗除了受這個閘極通道影響外,還和晶片的厚度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越薄的導通損耗越小,所以同等晶片面積下寬禁帶的元件導通損耗要小得多。 而相同材料下耐壓越高的裝置就會越厚,導通損耗就會變大。 這種由晶片厚度引起的導通損耗不受閘極電壓影響,所以元件耐壓越高,閘極電壓即使進一步增加對導通損耗貢獻是有限的。
我們從裝置的規格書中很容易得到這個結論,如圖1的a、b分別是一個IGBT元件IKW40N120CS7的輸出特性曲線。 在相同的IC電流下,閘極電壓越高,對應的輸出線越陡,VCE飽和壓力降越小。 但是閘極電壓大於15V後,即使閘極電壓再升高,VCE飽和壓降變小得不多了。 所以IGBT選用15V驅動是不錯的選擇。
圖2a 25℃下SiC典型 輸出特性曲線
圖2b 175℃下SiC典型 輸出特性曲線
SiC MOSFET的導通損耗表現相類似,如圖2所示為IMW120R030M1H的輸出特性。 相較於圖1的橫座標,圖2的電壓跨度更大,也就是說SiC MOSFET適合閘極電壓更高(例如18V),導通損耗更小,獲益更大。 但考慮閘極氧化層的可靠性,使用電壓一般不會超過20V,英飛凌1200V的SiC MOSFET建議使用電壓為18V。
圖3 1200V的IGBT與SiC MOSFET導通壓降比較
綜合以上兩者特性來說,1200V的IGBT一般在15V以後,變化不明顯,而1200V的SiC MOSFET則變化大,如圖3。 這主要是因為對於1200V等級的SiC MOSFET來說,通道電阻所佔比重較大,而減少通道電阻的有效手段就是提高閘極電壓。
圖4 SiC MOSFET的開關損耗
圖5 IGBT的開關損耗
另外,閘極的正壓對降低開關損耗也是有幫助的。 因為開通的過程相當於對閘極電容充電的過程,初始電壓越大,充電越快,一般來說開通損耗越小。 而關斷損耗則受閘極負壓影響,幾乎不受閘極正電壓影響。我們利用了雙脈衝平台進行開關波形的測試。 圖4是SiC MOSFET的開關損耗在不同閘極電壓和不同IC電流下的表現。 圖5是IGBT的開通損耗。 而由於SiC MOSFET的開關損耗絕對值比IGBT小得多,所以從開關損耗降低的比例來看,SiC MOSFET效果更明顯。
凡事有得有失,雖然閘極電壓高對導通損耗和開通損耗都好,但是會犧牲短路性能。 下式為MOSFET短路電流的理論公式,IGBT短路行為與MOSFET類似。 式中μn為電子的遷移速率,Cox為單位面積柵極氧化層電容,W/L為氧化層寬長比,Vgs為驅動正電壓,Vth為閘極閾值電壓。 從式中可以看出,閘極正電壓越大,電流就會明顯上升。
圖6 IGBT短路能力與閘極電壓的關係
例如IGBT在閘極電壓15V下有10μs的短路能力,但在閘極16V時,短路能力會下降到7μs不到,如圖6。 對SiC MOSFET而言,相同電流的晶片面積小得多,且可能工作在更高的母線電壓導致短路瞬態能量更大,如果閘極電壓超過15V,甚至會失去短路耐受能力。
無論對IGBT或SiC MOSFET來說,使用的閘極正電壓越高,導通損耗和開通損耗都會降低,對整體開關效率有利。 但是會影響裝置的短路耐受能力。 如果在使用SiC MOSFET時不需要短路能力的話,建議適當提高閘極的正電壓。
掃描二維碼,關注英飛凌工業半導體尋找更多應用或產品資訊
文章來源:英飛凌工業半導體
STEP
01有標示 ✱ 欄位為必填,請確實填寫謝謝。
報價
Sample
Datasheet
技術諮詢
其他
下一步,聯繫資料填寫
STEP
02有標示 ✱ 欄位為必填,請確實填寫謝謝。
總經理
副總經理
特助
協理
處長
副處長
經理
副理
課長
工程師
專員
秘書
其它
亞洲
歐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台灣
義大利
阿爾及利亞
馬紹爾群島
安地卡及巴布達
阿根廷
中國
葡萄牙
安哥拉
薩摩亞
巴哈馬
玻利維亞
英國
中國香港
貝南
萬那杜
巴貝多
巴西
法國
中國澳門
波札那
諾魯
貝里斯
智利
荷蘭
布吉納法索
澳大利亞
加拿大
哥倫比亞
中國北京
比利時
蒲隆地
東加
哥斯大黎加
厄瓜多
中國上海
盧森堡
喀麥隆
紐西蘭
古巴
蓋亞那
中國江蘇
瑞士
維德角
斐濟
多米尼克
巴拉圭
中國浙江
列支敦斯登
中非共和國
索羅門群島
多米尼加
秘魯
中國廣東
奧地利
查德
帛琉
薩爾瓦多
蘇利南
中國天津
摩納哥
葛摩
巴布亞新幾內亞
格瑞那達
烏拉圭
中國福建
德國
象牙海岸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瓜地馬拉
委內瑞拉
中國安徽
波蘭
剛果民主共和國
吉里巴斯
海地
中國河南
匈牙利
吉布地
吐瓦魯
宏都拉斯
中國山東
斯洛伐克
赤道幾內亞
牙買加
中國四川
捷克
厄利垂亞
墨西哥
中國湖北
保加利亞
衣索比亞
尼加拉瓜
中國重慶
羅馬尼亞
加彭
巴拿馬
中國湖南
俄羅斯
甘比亞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中國江西
烏克蘭
迦納
聖露西亞
中國河北
白俄羅斯
幾內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中國陝西
摩爾多瓦
肯亞
千里達及托巴哥
中國山西
丹麥
賴索托
美國
中國雲南
挪威
賴比瑞亞
中國海南
冰島
利比亞
中國廣西
芬蘭
馬達加斯加
中國黑龍江
瑞典
馬拉威
中國吉林
立陶宛
馬利
中國遼寧
拉脫維亞
茅利塔尼亞
中國貴州
愛沙尼亞
模里西斯
中國內蒙古
愛爾蘭
摩洛哥
中國甘肅
西班牙
莫三比克
中國青海
希臘
奈及利亞
中國寧夏
梵蒂岡
剛果共和國
中國新疆
安道爾
盧安達
中國西藏
北馬其頓
日本
聖多美普林西比
聖馬利諾
韓國
塞內加爾
越南
馬爾他
塞席爾
斯洛維尼亞
阿布哈茲
獅子山
克羅埃西亞
阿富汗
索馬利亞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南非
蒙特內哥羅
亞美尼亞
南蘇丹
塞爾維亞
阿尔察赫
蘇丹
阿爾巴尼亞
阿爾察赫
史瓦濟蘭
巴林
坦尚尼亞
孟加拉
多哥
不丹
突尼西亞
汶萊
烏干達
柬埔寨
尚比亞
賽普勒斯
辛巴威
埃及
格魯吉亞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哈薩克
朝鮮
科威特
吉爾吉斯
老挝
黎巴嫩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蒙古
緬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菲律賓
卡達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庫曼
阿聯酋
烏茲別克
也門
是
否